把平安送到群众身边——“五零”平安村居创建中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
全媒体记者 沈泓琳 文/图
西湖派出所民警利用午休时间走访辖区单位,向群众宣讲安全防范知识,征求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开栏的话】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一村(格)一警”警务战略,全力推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切实提升公安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集村居小平安为全社会的大平安,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开封市公安局从2020年8月1日起,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以全市行政村、城市社区为对象,以零发案、零事故、零非访、零黑恶、零黄赌毒为内容的“一村(格)一警”“五零”平安村居创建活动。
创建工作开展两个多月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依托“一村(格)一警”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着力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忠实履行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的新时代职责任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专栏,向大家讲述“五零”平安村居创建中的生动故事,和大家一起体会公安民警为群众平安而宵衣旰食的无私奉献。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既是全市的政治中心,又是经济、文化重心,用“开封窗口”来形容,毫不为过。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在平安建设中承担的责任有多重,不言而喻。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辖区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人,地域广、人口多、任务重,可警力极其有限,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辖区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如何让辖区群众安居乐业,这是他们必须面对也必须给出满意答案的考题。
将“一村(格)一警”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多方共治、齐抓共管,以每个社区的小平安积累社会大平安,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零发案、零事故、零非访、零黑恶、零黄赌毒的“五零”平安村居创建目标,也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破解考题的途径。
要真正给群众以平安,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此,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分局以58个警务室、30个警务工作站为支点,在确保社区民警、辅警配备达标的同时,又建立起5400多人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在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立起一支5人以上的治安巡逻队,提升了发现能力、防范能力、化解能力、服务能力,把平安送到群众身边。
西湖派出所以对群众危害最大的街头侵财为重点,制订专项工作方案,结合办事处、社区,“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强化辖区重点和偏僻区域的防控,遏制盗窃电动车及电瓶案件发生。国庆期间,社区民警坚守西湖及周边,边巡逻边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治安民警在万达广场等处结合110接处警机动巡逻,为群众营造了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环境。
城西派出所协调相关部门为翠园、康乐这些开放性老旧小区加装高清摄像头,提高技防水平。每逢节假日就组织专门力量对三毛未来、皇宋大观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重点巡逻,防范案件、调解纠纷、帮助群众。
金耀派出所长年通过星光天地及沿街门店的LED屏循环播放反诈骗视频,坚持每天固定警力“步巡+车巡”,加强东陈庄、星光天地等处的治安防范。
水稻派出所与水稻乡综治办结合,在主要路口设立警灯闪烁执勤点,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金明池派出所结合办事处、社区经常性组织居民集体活动,通过现场有奖问答形式宣传平安建设、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外来和进城务工人员往往是电信诈骗分子侵害的对象,杏花营派出所民警就联合杏花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经常奔走于恒大、泰丰等企业和工地,讲解实际案例、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传视频,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还为务工人员建立微信群,一旦有人受到蛊惑,立即加以制止。9月22日,在杏花营“第三届农民丰收节”上,杏花营派出所民警、辅警不仅现场播放视频扩大防诈骗宣传影响,还自始至终在演出场地巡逻执勤,确保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群众由衷地说:“这么多人的活动平平安安,多亏民警尽心尽力。”
责任编辑:刘薇薇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